努力让“金融23条”达成最佳合成效果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23条具体措施。为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多发状态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好金融功能、金融工具、金融举措,确保今年经济平稳增长、稳定就业,防范风险,渡过困难时期,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这23条总体上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措施主要针对受到疫情实质影响的行业、企业、人群,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包括在总体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受到实质影响的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对特定行业如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特定企业如涉农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加大扶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和受困人群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支持,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措施;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要为相关主体提供便捷的金融市场服务,帮助相关企业和主体及时开展融资等活动,享有及时的金融服务。

第二部分措施是针对经济全局工作的,为实体经济健康稳定运行提供整体性的金融保障服务。包括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产销畅通,保障煤炭等能源供应安全,加大对物流行业循环畅通的支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保障。加大对重点投资领域、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相关重点项目尽快开工;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在贷款、债券融资等金融政策上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合作关系,满足其合理金融需要;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引领作用,为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增信等服务。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满足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其融资连续稳定。

《通知》强调,要发挥平台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其向商户和消费者提供线上融资产品,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同时,鼓励其向“三农”、小微领域倾斜,降低利息和收费水平。针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消费,包括新型消费,《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改善服务、创新服务。央行将设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对普惠养老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部分措施主要是针对外贸出口领域的,通过细化相关政策,保障和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发展。一是通过完善外汇收支和结算机制,提升外贸企业的便利化水平;二是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等;三是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包括支持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优化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银企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等;四是优化跨境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五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六是提升投资者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度。这些措施从融资便利、手续流程便利、风险管控和化解等方面,给外贸企业提供了立体性的政策支持,方便其有效应对风险,开展贸易活动。

第四部分是针对政策的“合成效果”而言的,目的是保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持续性、平衡性,最终达成最优效果。这一部分强调两条:一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调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来把握和执行政策;二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市场规律办事,确保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确保企业合规合理使用资金。

由于政策的运行和传导涉及众多领域、众多部门、众多环节,如果生硬机械地执行,可能会制造新的风险敞口,也可能贻误市场时机,甚至会因机械地执行造成重大损失,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所以,须将政治要求和市场规律统一起来,防止道德危险,防止错误地理解政策和执行政策。在执行中要积极应对新的情况和市场波动,努力达成最佳“合成效果”。

(董少鹏 证券日报副总编辑,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